《三體》改編:國內版VS海外版 誰更得原著精髓? Loading...
資訊  2024-03-29

近期,海外視頻平台上線了改編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同名小說《三體》的影視劇,並引發了全球熱議。《三體》作為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的科幻小說之一,曾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遠銷至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,並在2015年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。隨著《三體》熱席捲全球,影視劇改編再次成為了熱點,電視劇、網劇、動畫片等多個版本問世。


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江逐浪作為《三體》最早的一批書粉,曾經非常擔心《三體》被改編。江逐浪回憶:「一聽到《三體》要被改編成影視劇,心情很複雜,不是說不希望它影視化,是特別希望它被影視化但又特別擔心它不能被好好地影視化。」

首先,小說《三體》充滿雄奇的想像,書中構想出太陽系被平面化,書中內容是對人類想像力的一次重要的試驗。其次,《三體》的內核是借人類巨大危機來討論人類發展,聚焦生存、人性深刻等問題,不同於其他講述外星人入侵地球文明、人類組織起來去救世等簡單的科幻小說內容。這些都是《三體》具有吸引力的迷人之處,但也成為《三體》影視轉化中極大的障礙。

隨著國劇版《三體》播出,以及國產科幻影視劇的問世,觀眾可以看到中國影視創作者改編意識的提升、影視工業發展的迅速。但是,作為華語科幻小說標杆之作,《三體》影響力持續攀升,率先「揚帆出海」登上世界舞台。早在今年春節,國劇版《三體》登上美國NBC環球流媒體平台進行全球發行。與國劇版的好評不同,海外版剛剛一上線就引發兩極評價。

《紐約客》稱:「《三體》通過主流娛樂方式將觀眾帶進令人振奮的極客通道,傳統視覺效果和智力挑戰得到平衡。」《紐約雜誌》表示:「儘管情節連貫,但表演和場面上水平不一。」《滾石》更是批評:「主創的確儘力了,但與原著的巧妙相比,這部劇集充其量只是場中庸的戲劇」。那麼與原作精華相比,國內版與國外版存在哪些差異?

《三體》小說的精髓是在第三部,就現在的兩部作品而言,都沒有真正深刻地觸及到原作的主題。就目前來說,兩個版本各自的側重點有所不同。國內版本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的鋪排特別的細膩,人物做得特別的紮實。無論是葉文潔,還是汪淼,情感轉折的設計十分細膩,原作還原度較強。一旦人類發現危機,全世界的人都會放下分歧,最後擰成一股繩去干一件事情。

而海外版《三體》相較於國內版敘事節奏太短平快了,一切都過於直接,但海外版的優點在於利用短小精悍的8集提前交代了第二部的部分情節和第三部的人物與部分情節。原本滯后討論的議題在前期先行植入,例如在第五集第六集出現一個魚缸,會令原著粉會心一笑,直接對應後續會探討的議題,可謂創作心思鋪得很早。

在小說《三體》中,很多的名場面諸如「宇宙閃爍」「古箏計劃」等,國內國際兩個版本對其表現不同。以「宇宙閃爍」為例,江逐浪認為國內版遠比海外版做得好。因為讀《三體》原著時,裡面描繪的「宇宙閃爍」總會令讀者發出一陣冷汗。國內的版本還原了讀者最初接觸《三體》時產生的感覺,恐怖色彩隨著劇情一點一點地滲入,但是在海外版中,「宇宙閃爍」則充滿「小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」的小兒科色彩,失去了原著本來的氣質。

再比如「古箏計劃」,國內版的「古箏計劃」沒有海外版本血腥。在國內版中,「古箏計劃」作為一個無人知曉的事物一點點進入劇情,那種面對未知的恐懼是非常嚇人的。在海外版中,一群孩子們很早就發現直升機被切割了,然後就開始奔逃,雖然「古箏計劃」導致血漿四溢,但是觀眾在心理上反而體會不到恐懼和不安,認為沒什麼觸動。

通過「宇宙閃爍」「古箏計劃」兩個案例,我們會發現《三體》的精華在於它對宇宙未來思考的角度和深度,而影視劇距離小說中的精華尚且都存在些許距離。如果說《三體》的影視化只去滿足宏大的場面,而不去討論人性的深度,那它就不是真正的《三體》。

近兩年來,《三體》越來越熱,出現了像素版、動漫版、影視版、電視劇版等改編作品。隨著創作的進步、觀眾對藝術的追求逐漸提高,一個原汁原味的、主題更深刻的《三體》電影必定會在不遠的未來出現。到那時,創作者和投資方不會因為觀眾追求宏大場面而頭疼,觀眾也不會因為改編和創作能力薄弱而失去期待,共同成長的創作者和欣賞者將會是包括《三體》在內的優秀科幻作品的追求。